脑瘫患者可依靠意念行走?济南这家技术公司研发的脑机接口设备带来希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21:44:00    

7月24日,济南市重大科创平台(中科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暨投融资路演活动在山东科技大市场举行。活动集中呈现了中国科学院落地院所围绕济南“13+34”产业链体系,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高端升级和国产替代,形成的一批高技术成果和签约产业化项目,进一步搭建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的桥梁纽带。新黄河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此次活动签约成果丰硕,10个重大科技项目成功签约,标志着中科系落地机构在激光装备、医疗健康、新能源装备等济南市重点产业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

双高脉冲固体激光技术产业化应用持续突破

由齐鲁中科光物理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孵化的光学元器件精密加工镀膜产业化项目,到位市场化股权投资2500万元,将补强济南市在高端光学精密元器件加工制造环节的短板,满足激光通信、半导体核心器件、航空航天元器件等产品需求,已收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比亚迪等大型机构订单。

泵源阵列项目与山东华光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开展双高脉冲泵浦阵列技术研究,实现高亮度半导体激光器泵浦源完全国产化自主可控,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将推动高重频、大能量激光器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齐鲁中科光物理与工程技术研究院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高平均功率、高峰值功率的固体激光技术,我们把它叫做双高脉冲固体激光技术,这次来主要是推动这项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齐鲁中科光物理与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陈中正介绍,“我们将加大力度推动双高脉冲固体激光技术的产业化,打造双高脉冲固体激光技术从研制到应用的整个链条,助力济南打造中国激光第三极。”

抢占脑机接口市场“蓝海”

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非侵入式可穿戴脑机接口系统设备,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达成合作,瘫痪患者可以通过穿戴脑控下肢外骨骼系统,依靠意念控制外骨骼,完成行走、抬腿等动作,为瘫痪患者带来了全新希望,有望抢占脑机接口市场“蓝海”。

“项目针对的是脑卒中、脊柱脊髓受损等患者的运动障碍分析,利用这个系统可以实现患者意志的主动式、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提高康复训练的效率,缩短住院周期。”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昌晶介绍。近期,国外一家公司宣布一天内完成两台脑机接口手术引发关注。昌晶表示,与国外侵入式的脑机接口技术不同,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是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技术,更为安全,但同时也对脑电信号的采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研发的这种可穿戴式的脑机接口技术应用范围更为广泛,未来在工业控制、娱乐、军事等方面也可以推广。”昌晶说,“我们计划用2-3年的时间将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转变成可量化、能临床的整机系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矿热炉节能技术落地,单台年省千万成本

此次活动中,由齐鲁中科电工先进电磁驱动技术研究院孵化企业中科兆和电力技术(山东)有限公司实施的矿热炉柔性供配电技术产业化项目,与内蒙古乌兰察布龙头化工企业乌兰察布市旭峰新创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签订首套MW级矿热炉柔性供电系统合同,并锁定13台产品订单。

中科兆和电力技术(山东)有限公司董事长隋明飞介绍,项目团队全力开展电弧炉柔性供配电系统改造技术攻关,突破矿热炉节能及电能质量治理技术瓶颈,大大提升能效、降低能耗、优化电网稳定性。“我们可以实现整个能耗降低10%左右,每年单台矿热炉能给用户节约大约1000万元以上的费用。”隋明飞说。据悉,首台工程样机预计2025年底研制安装,目前相关技术方案已完成评审。

济南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在投融资路演环节,“多能利用吸收式热泵低碳冷热系统”“高质量GaN单晶衬底制备及产业化”“先进洁净环境控制系统”“连续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4个极具市场潜力的科技项目依次亮相。项目方与金融机构代表,围绕投融资需求、产业化路径及市场运营等实质问题,展开热烈而深入的“零距离”交流对接,现场气氛活跃,合作意向积极。

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波表示,市科技局始终坚持“围绕产业干、围绕对上争取干、围绕投入产出干”,高度重视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当前,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已逐步转向成果产出和产业化阶段,各落地机构要持续深耕核心技术,强化市场思维,主动对接企业创新需求,始终与济南市重点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市科技局将全力支持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等重大科创平台高质量发展,持续畅通成果对接渠道,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科技成果产出和产业化项目落地营造最优发展环境、提供坚实服务保障,为经济发展注入科技动力。”黄波说。

记者:曹茜 摄影:曹茜 编辑:韩璐莹 校对:汤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