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正式获批建设!科研机构、高校主导,首批13家重庆市产业创新综合体出炉→
2025-07-25 21:1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张亦筑
7月25日,记者了解到,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近日正式确定首批重庆市产业创新综合体(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主导型)建设单位名单,共有13家单位入选。
市科技局官网截图
去年,《重庆市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旨在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打造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创新成果,在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打造高能聚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枢纽上实现重大突破。
根据《方案》,产业创新综合体是由创新能力突出的科技型企业或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和科创服务机构,以各方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的非独立法人实体。
按照功能定位,产业创新综合体将打造产业技术攻关的“集团军”、创新资源配置的“枢纽站”、产业创新活动的“服务器”、产业创新生态的“凝聚核”。包括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效能;促进各类创新资源集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重大需求为牵引,形成技术委托研发、测试认证等系列创新公共服务;打破“一亩三分地”创新思维定式,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的创新生态网络。
据悉,产业创新综合体分为科技型企业主导型和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主导型两类。其中,产业创新综合体(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主导型)将发挥大院大所产业创新作用,围绕“416”科技创新布局的创新赛道和未来产业建设,携手市场力量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科技攻关,共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探索推广“楼上”原始创新、“楼下”转化应用的产业创新综合体。
此次正式获批建设的首批13家重庆市产业创新综合体(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主导型),由金凤实验室、嘉陵江实验室、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单位牵头,涉及智慧医疗、具身智能、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等领域。
比如,金凤实验室牵头建设智慧医疗产业创新综合体,以“数据驱动、技术引领、生态协同”为核心理念,将围绕“四链融合”和“四侧协同”,通过建设“AI+未来实验室”打造跨学科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定向突破底层技术瓶颈,解决临床转化痛点,并积极开发知识产权质押等工具降低创新风险,培育智能诊疗设备等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人才链支撑—创新链引领—资金链赋能—产业链反哺”的闭环生态,形成资源集约、效能倍增的创新共同体。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牵头建设空天技术产业创新综合体,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空天科技前沿技术、空天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产业链上下游单位优势资源,围绕空天材料与器件、能源与动力、飞行器系统与操控、AI+智能实验室四大领域,汇聚人才、技术、设备、数据等科技创新资源,有组织实施国际前沿技术、“卡脖子”技术或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带动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研发投入,推动我市空天技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另据了解,今年3月,首批重庆市产业创新综合体(科技型企业主导型)建设单位名单出炉,共有17家单位入选,将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高成长性产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行业组织和各类服务资源,共同组建研发平台、承担科技重大项目,加快突破产业发展堵点、卡点、脆弱点。
根据《方案》,市级有关部门将统筹用好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智改数转、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重大专项等各类政策资源,加大对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的支持力度。优先推荐产业创新综合体内企业牵头申报国家级重点项目,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优先予以支持。同时,各区县将围绕综合体建设,加大用地保障、成果转化孵化、技术服务、人才金融服务等政策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