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凤庆:改革攻坚 重塑“滇红”品牌
2025-05-05 15:01:00
百年家国情怀,一盏滇红飘香。
临沧市凤庆县是滇红茶的发源地。1938年,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在凤庆成功试制出第一罐滇红茶,开启了我国大叶种红茶的先河;1952年凤庆被列为出口红茶基地县,曾创下“一吨茶叶换十吨钢”的出口佳话;1958年,顺宁茶厂创制了滇红特级功夫茶(金芽茶),次年被国家定为外事礼茶,多年来,滇红特级功夫茶一直被国家定为外事礼品茶,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谊的信物。
茶产业一直是推动凤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茶园管理粗放、质量标准不一、品牌建设滞后、流通环节不畅、产品缺乏创新等问题一度让凤庆茶产业发展陷入低谷。
“痛定思痛,2021年10月,我们决定实施‘议事协商、组建联盟、制定标准、拉通链条、净化市场’五步走战略,以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为龙头,采取全链条组织化方式重振凤庆滇红茶品牌。”凤庆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成立三年多来,联盟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有123家企业、合作社、科研机构加盟,418个初制所与联盟企业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链接了全县86.6%的茶农,联盟逐渐取得了凤庆滇红茶产业的主导权,真正实现了全产业链抱团发展、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
“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的成立,在推动凤庆县掌握当地茶叶资源定价权、形成合理统一的价格标准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凤庆县委相关负责人对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凝心聚力抱团发展之举表示赞同。
近年来,凤庆县相继制定并发布了《凤庆红茶团体标准》和8套《凤庆滇红茶技术标准》,构建了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标准”体系,做到“一个标准生产、一个标准加工、一个标准定级、一个形象标识”,全面提高了“凤庆滇红茶”辨识度。
此外,凤庆县同步完善凤庆滇红茶“经典58”“滇红1938”等系列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规范,打造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茶叶品牌38个。2022年,“滇红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茶叶种植方面,凤庆县不断优化茶园自然生态环境,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分别打造一批特色茶园基地、中低产老茶园基地、古茶园基地、有机茶园基地,因地制宜推广“茶-沼-畜+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促进了茶园向安全、绿色、生态、有机方向发展。截至2024年,凤庆建成了48.87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基地,通过有机认证7.9万亩、雨林联盟认证0.6万亩,13家企业110款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
在品牌管理方面,对“凤庆滇红茶”地理证明商标的授权和使用实行标准化管理,通过建立“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共建共推共管共享机制,统一好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企业包装标注、标识等,提高联盟企业产品辨识度、统一整体形象输出,树立凤庆茶叶品牌形象。目前,74家企业获得“凤庆滇红茶”地理商标的使用权,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云南省著名商标等知名品牌38个。
从1938年第一罐滇红诞生,到如今全产业链抱团发展;从“一吨茶叶换十吨钢”的出口壮举,到生态茶园的绿色发展之路,这一盏承载着历史底蕴的滇红茶,不断在改革中焕发出蓬勃力量。如今,凤庆滇红逐渐褪去“成长的烦恼”,以破茧重生之姿,在新时代续写滇红传奇。未来,凤庆将继续以非遗技艺为根、以绿色生态为魂、以创新融合为翼,让滇红茶香飘向更广阔的世界。
云南网记者 张耀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