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揭秘月球“晚年”为何还有火山喷发
一直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月球在30亿年前就已“休眠”,火山活动基本停止。然而,我国嫦娥五号和六号任务分别带回了20亿年前和28亿年前形成的玄武岩样品,证实月球在所谓“晚年期”依然发生了火山喷发。这引出了一个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热动力机制支撑着月球在“晚年”仍保持活力?针对这一谜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
玄武岩
一直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月球在30亿年前就已“休眠”,火山活动基本停止。然而,我国嫦娥五号和六号任务分别带回了20亿年前和28亿年前形成的玄武岩样品,证实月球在所谓“晚年期”依然发生了火山喷发。这引出了一个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热动力机制支撑着月球在“晚年”仍保持活力?针对这一谜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
作为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约38万公里外月球的相关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最近,中国科学家基于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首次研究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为小于2微克每克,这一结果也揭示,月球背面月幔比正面(水含量均值约7微克每克)更干燥。这项月球背面月壤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胡森、林杨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北京4月10日电(记者吴月辉)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表明月球背面月幔很“干”。相关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据介绍,月幔处于月壳与月核之间,位于月球表面以下约60千米至1000千米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