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敢出门到北漂8年,一位“玻璃”女孩的人生实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09:34:00    

20岁那年,吴多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北漂”,此后的8年里,她的人生边际不断被拓宽,从济南老家房屋里只有一块窗户大小的天空,到走出家门看到一望无际的蓝天,她坐着轮椅走出了世俗的偏见,也走出了自己的天地。

吴多云在公园

今年28岁的吴多云是一位罕见病患者,患有成骨不全症,也被称为脆骨病,由于骨骼脆弱,容易骨折,吴多云的童年几乎是在床上度过的,透过房间的窗户,她目光所及的天空就是她的全部世界。她想要走出家门,看到更大的天空,但数次的骨折经历和家人的担忧,将她困在家中。直到20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吴多云决定走出家门,去试试,这也开启了她的北漂生涯。如今,没有学历,甚至没有上过学的吴多云是北京一家传媒公司的平面设计师,她也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和朋友一起讲述、分享他们的故事。“勇敢走出去,大胆尝试,人生不止一种解法。”

被骨折困住的童年

吴多云自幼便知道自己生了病,但不知道是什么病,乡间诊所也没能给出答案。她只知道自己与村里其他的小朋友不一样,她无法像他们一样自由奔跑,嬉戏打闹。在家里,母亲为她画好了可活动的安全范围,但对于生病这件事似是禁忌,无人谈论。7岁那年,吴多云从一档电视节目里看见了和自己情况一样的女孩,她才知道原来自己患上了成骨不全症。而这种病,可以医治。但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吴多云觉得即便去了诊所也查不出什么,更何况家中还有一位姐姐在读大学,她不想增加父母的压力。于是将治病的想法藏在了心里。

吴多云小时候

8岁时,吴多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轮椅,她起初很抗拒坐轮椅,她不想自己此后的人生都与轮椅捆绑。但有了轮椅,她的活动范围会变大,出行也更方便。只上过几天幼儿园的她,渴望进入校园,渴望和同学一起结伴上学。然而当她进入校园没几天,还不等她将同学认完,身体原因让她不得不再次回到家中,她的学生时代也就此终结。

“没能上成学,是我最大的遗憾。”在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吴多云靠着姐姐送她的拼音绘本和家里的一部老式按键手机,自学了拼音,也认识了很多字。读故事是她童年生活里最大的乐趣。

决定去北漂

十岁时,吴多云已经经历了十多次骨折。即便有了轮椅,但她仍然很少出门。父母的担忧,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将吴多云困在家中。她渴望走出家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发育渐趋稳定,不会像小时候那么容易骨折了。在姐姐的鼓励下,吴多云开始学着独立。“姐姐一直鼓励我,要勇敢,要自己学会独立生活。我才发现,很多事,其实我是可以做到的。”后来姐姐为吴多云买了一台电脑,那是她第一次接触到家以外的世界。

2017年,吴多云无意间在网上刷到了北京一公益组织发起的“瓷娃娃自立生活”活动,她十分心动,决定报名参加。她将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经过一番游说,父母终于同意了。吴多云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那是她生平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

吴多云参加“瓷娃娃自立活动”

“当时也是五月,我印象很深,那天风沙很大,一下车,就吃了一口沙。”回忆起8年前初到北京时的感受,吴多云庆幸自己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在陌生的城市和环境里,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动,“北京真大”,吴多云感觉自己的世界也在一点点变大。

到了活动现场,吴多云见到了她相识多年的网友田利萍,也见到了十几个和她一样,坐着轮椅的病友。大家白天一起参加活动,晚上回到宿舍,共同生活,三个月朝夕相处的时光填补了吴多云不曾上学的些许遗憾。但转眼活动结束,他们又要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没有学历,没有工作经验,身体导致的出行不便,增加了他们寻找工作的难度,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不得不回家。“我当时觉得,这可能是我这辈子唯一的机会,一旦回家,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出来。”最终,吴多云和田利萍决定去天津寻找工作。

吴多云(左)和好友在公园

吴多云的第一份工作是兼职线上文字客服,每个月800元,田利萍则在一家公益机构做志愿者。“没有学历,很难找工作,更何况我们这种情况。”看不到未来,也不满足于现状,两个女孩决定寻求新的发展方向。2019年,她们又回到北京,在朋友的建议下,她们最终敲定了“平面设计”这个领域。

“如果上不了轨道的车,那就奔向你的旷野”

“学设计,门槛不高,不需要文化课基础,只要报班学习,多加练习,培养审美就可以了。”吴多云拿着自己积攒的工资,又向家里要了点资金,最终花了两万元报名学习了设计。

吴多云参加培训时发的朋友圈

这条路也不好走,她们需要克服的除了生活中的困难,还有高强度的学习。“培训的课程几乎是把大学四年的内容压缩到四个月,节奏快,强度也大。经常赶作业赶到凌晨。为了节省时间,午饭只能应付着吃。”但好在顺利结业,也有了自己的作品。培训结束后,她们拿着作品集四处投简历,寻找工作,然而大多数时候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不是每家公司都有无障碍设施,哪怕有的公司愿意招我们,但是公司的环境又将我们卡在门外。”多次碰壁后,吴多云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老板特意将她安排在一楼办公。然而等她入职后,她才发现自己的工位是在会议室。后来,她又被安排在二楼办公,上下班时,她都需要等同事来帮她抬轮椅。“我心里很过意不去,但是我又很需要这份工作。”两个月后,吴多云被劝退了,但她反而松了口气。

吴多云(右)和好友田利萍

除了工作需要麻烦到同事,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刻。在家里是父母,出门也总会有各种各样需要他人提供帮助的情形,吴多云一项一项地列举着,比如坐公交车,需要安全员帮忙放下踏板,轮椅才能上车,但可能会被车上的乘客厌恶;乘坐出租车,司机不愿下车帮忙,甚至会拒载。吴多云出行多是靠地铁,地铁站的无障碍设施相对来说更加齐全。

“我是来到北京后才学会‘麻烦别人’。”生活中,偶尔也会有异样的眼光,但吴多云说她收获较多的还是善意。

吴多云受邀参加讲座分享

如今,吴多云是北京一家传媒公司的平面设计师,居家办公,少了上下班的不便,6000元的月薪,她感到很满意。努力工作的同时,吴多云也在认真生活,她也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和朋友田丽萍一起讲述、分享她们的故事。去年5月,吴多云受邀前往长沙做讲座,她在现场和白血病患者分享了她的北漂经历。她鼓励病友勇敢出行,勇敢创造新生活。“如果上不了轨道的车,那就奔向你的旷野。”正如她的讲述,吴多云也在自己的人生旷野里勇敢地奔跑着。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新黄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