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智能温室+高原气候,鹤庆把玫瑰花卖出了新高度
2025-05-22 16:52:00
近日,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金墩乡的小白龙现代农业产业园,连片的智能温室里,一排排玫瑰花长势正好,工人们穿梭在花丛间,时不时查看花苞。
这个位于海拔2200米的小白龙现代农业产业园,是鹤庆县金墩乡重点打造的高原特色农业项目。园区一期工程占地188亩,种植了高原红、紫霞仙子等三十多个玫瑰品种。今年2月正式投产以来,已累计产出玫瑰约90万枝,日均采收量达8000枝。其中,今年3月种出的“高原红”玫瑰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拍卖中创下3.73元/枝的纪录,成为拍卖市场的“宠儿”。
“我们的优势在于自然条件和科技结合。大棚里的温度、湿度、水肥参数都通过智能系统全天候监测,精准化调控,玫瑰花要传统种植得好。”园区管理人员姜姗指着枝头拳头大小的花苞介绍。得益于鹤庆优质的土壤和水源灌溉,这里产出的玫瑰花头饱满、花瓣厚实,瓶插期比普通玫瑰长。同时,基地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控制大棚温湿度,“土栽+无土”的双模种植则在保持花朵品质的同时,提升产量。
紫霞仙子、洛神、海洋之歌……在包装车间,一朵朵新鲜采摘的玫瑰花芳香扑鼻,形态各异,工人们正按照花苞大小、开合度、花梗长度等标准仔细分选、捆扎、包装。“鲜花娇嫩易损,对温度、湿度极为敏感。我们采摘后要第一时间对玫瑰花进行预冷处理,确保抵达拍市时花朵仍处于最佳状态。”姜姗说。包装好的商品花10枝一扎,将全程通过冷链运输,运往位于昆明市呈贡区的斗南花市进行拍卖交易,销往全国各地市场。
玫瑰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在智能温室的土栽区,60亩玫瑰以15厘米的间距整齐排列,工人张玉祥在花丛中进行压枝作业。“现在正是压枝、抹芽的关键期,手法要特别仔细。”张玉祥说。像她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园区已吸纳70余人。“现在每天骑电动车20分钟到基地上班,每月稳定收入3000多元,比外出打工好多了。”她说。
近年来,鹤庆县把发展特色花卉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发展玫瑰花种植。未来,该园区有望进一步拓展产业规模,让玫瑰产业持续飘香,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 秦蒙琳 段苏航 马喆 刘宇丹 鹤庆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志宇
责任编辑 刘自学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