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多部门联动应对暴雨 全力守护群众安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20:14:00    

7月22日晚至23日,钢城区出现暴雨天气。各部门单位第一时间对辖区进行全面巡查,层层抓实各项应急防御工作,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力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发稿时,全区各项应急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市民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区民政局于7月20日、7月22日先后两次对各街道(功能区)民政办、各养老服务机构下发《关于做好灾害天气安全防范和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极端天气下的电气线路、燃气、消防等安全工作。依托农村幸福食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落实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保障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等老年人安全度过暴雨天气。区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走访部分幸福食堂及高龄老人,嘱托幸福食堂工作人员发挥巡访探视作用,遇到突发情况,要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及时掌握各小区内的各类动态情况。针对有地下车库的小区,立即对车库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排水泵正常运行,排水管道畅通无阻。在车库出入口处提前准备好充足的防汛沙袋、挡水板等物资,防止雨水倒灌进入车库。一旦发现地下车库有积水情况,立即采取强排措施,并及时通知车主转移车辆。

区城市管理局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发布《关于大风、暴雨天气广告牌匾安全的提示》,并对主次干道、商业街区户外广告牌进行拉网式检查;对雨水窨井内的堵塞物及路面淤泥进行实时清理;紧急组建抢修突击队,对线路故障进行紧急抢修,保障线路正常运行,为夜间出行筑牢安全屏障;对全区7处建筑垃圾直接利用点进行巡查,全方位消除“头顶”与“地面”的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动240余人,清理残枝落叶、路面淤泥及积水点50余处,疏通井箅子276个;巡查道路48条、灯头7835盏(维修24盏)、灯杆5298杆(维修1杆)、检查井5298个、配电设施95个,处置各类故障29起。

区城乡交通运输局闻“汛”而动,加强值班值守,沟通协调机制,调拨防汛物资,积极应对汛情。主要负责人深入道路防汛一线,安排公路中心、市政中心加强道路巡查,对城市道路低洼路段、农村公路临水临崖路段安排抢险队伍蹲点值守,共出动大型机械4台次、运输车辆10台次、防汛物资1宗、抢险人员60余人,确保了全区城乡道路安全畅通。截至23日上午9时,焦化厂桥洞等易积水点全部畅通。

区水务局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对全区各水库、塘坝、河道进行安全巡查,主要排查大坝有无险情、溢洪道有无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河道有无坍塌隐患等。同时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动态监测位移、沉降、渗压等参数变化,实时掌握水库塘坝水位及库容信息,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区农业农村局对农田易涝点提前排查、疏通,做好设施农业大棚、畜牧设备维护。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制度,及时调度受灾情况,做到受淹农田及时排水,设施农业及时撤人、断电。降水稍停后,由主要负责人带队,各分管负责人包街道(功能区),对农田积水倒伏、设施农业、畜牧、村内断壁残垣、贫困政策户及其他农业农村领域灾情进行摸排和隐患排查,开展灾后技术指导并协调辖区保险公司提前做好受灾勘测和理赔准备工作,畅通绿色通道,降低农民损失。

区应急管理局强化责任落实,多渠道转发预警信息,全方位提醒企业和群众提前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组建7支37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构建26类物资储备体系,探索“政企联动”储备新机制。聚焦值班备勤,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灾害天气增加值班人员,督促各街道(功能区)前置6支192人次的应急救援队伍,确保第一时间接收、研判、处置汛情,及时开展应急救援。

7月22日暴雨预警发布后,区公安分局迅速部署防汛救援工作,值班民辅警24小时在岗值守,协调帮助辖区内各部门做好电力和通信保障工作,做到快响应、快出警、快救援,接处暴雨求助有关警情20起,出动警力200余人次,救援救助辖区群众25人。截至目前,100%处理完毕所有警情,所有求助群众均安全救援到位,无人员伤亡。

7月22日下午起,区消防救援大队3个消防救援站所属的3支水域救援队对执勤车辆、橡皮艇、救生衣、救生圈、安全绳、照明灯具、手台机动泵等水域救援器材装备再次进行检查清点,人员优化编组,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21时开始,大队所属的艾山站、颜庄站、辛庄站分别在各自驻地对辖区低洼地段及事故高发地段开展流动巡查及前置备勤工作,及时高效就近出警。截至7月23日7时,累计出动车辆25辆次、人员106人次,排水560立方米,救助人员18人。

记者:杜娜 通讯员:刘悦、黄昕硕、张莉、王超 编辑:吕冉冉 校对:高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