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龙沙动植物园火烈鸟高纬度繁育取得新突破
2025-07-09 14:30:00
齐齐哈尔市龙沙动植物园再次迎来火烈鸟繁育喜讯。截至7月8日,12只火烈鸟幼雏陆续破壳诞生,其中6只为人工孵化、6只为亲鸟自然孵化。目前,另有2枚火烈鸟蛋正处于孵化阶段。若这些蛋顺利孵化,该园火烈鸟种群数量将刷新我国高纬度地区繁育纪录。
刚出生不久的火烈鸟雏鸟
记者在园区看到,这些新生火烈鸟幼雏身披灰色绒羽,依偎在粉红色成年火烈鸟身旁,形成鲜明对比。据园区介绍,火烈鸟在高纬度地区的繁育面临温度、湿度等多重挑战。龙沙动植物园通过七年技术攻关,成功建立起一套适应北方气候的繁育体系。
依偎在成年火烈鸟身旁的雏鸟
在人工孵化方面,此次由人工孵化哺育的6只雏鸟,破壳后即由饲养员用滴管输送特制流食,每2个小时喂食一次。同时,雏鸟保温按照出壳时的温度每日递减0.5摄氏度左右,直至它们适应自然温度。每只雏鸟都建立了详细的生长档案,记录体重、进食量、行为发育等信息。
亲鸟孵化的6只雏鸟,依偎父母腹羽下啄食嗉囊分泌的猩红色“鸟乳”。亲鸟轮流值守巢穴,一只育雏时,另一只警戒张望,遇降温立刻张开翅膀为幼崽遮风。晴好天气时,亲鸟会引导雏鸟离开巢穴接受阳光照射,这既有助于杀菌,也能促进羽毛颜色转变。
为适应高纬度环境,园区技术团队还提前用土堆砌巢基,火烈鸟再用喙加固成“碉堡状凹槽巢”,模拟湿地环境。巢穴高度可隔离地面湿冷,提升孵化成功率。针对黑龙江高纬度低温难题,团队打造“恒温循环水系”与“定时喷淋系统”,湿度波动严控±5%,并在火烈鸟繁殖期投喂活虾与维生素强化饲料,为亲鸟储备孵蛋能量。
记者注意到,这些新生火烈鸟已成为园区的新亮点。在火烈鸟展区前,游客屏息驻足,一只出生12日的雏鸟从亲鸟翅下钻出,抖着灰绒羽毛啄泥巢边缘,令孩子们惊呼:“它像穿了灰色羽绒服!”在科普区,保育员则向游客们展示着雏鸟食谱——特殊奶粉、活虾、碎鱼肉,并介绍道:“火烈鸟的粉色源自食物虾青素,宝宝们现在灰扑扑,几个月后变身‘粉红仙子’!”
新生火烈鸟已成为园区一大亮点
目前,园区尚有2枚待孵化的火烈鸟蛋正由亲鸟孵化,保育人员借助专业设备密切监测其发育进程。据龙沙动植物园副总经理曹天海介绍,自2016年首次成功繁育火烈鸟以来,园区已形成人工孵化与自然繁育有效结合的技术体系。这套繁育模式为我国高纬度地区珍禽保育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为公众搭建了一座了解自然、亲近动物的重要平台,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下生命繁衍的顽强与美好。
(图片由齐齐哈尔龙沙动植物园提供)
记者 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