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举行纪念歌仔戏一代宗师邵江海文化雅集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7:25:00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7月6日讯(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胡艳玲)7月5日下午,“从艺百年·传唱两岸”——纪念歌仔戏一代宗师邵江海文化雅集活动在漳州市龙海区“闽南文化展示交流中心”盛大启幕。两岸戏曲名家、文化学者与歌仔戏艺术爱好者齐聚一堂,以经典展演、互动交流等多元形式,致敬邵江海先生对歌仔戏艺术的卓越贡献,共话闽南文化传承新篇。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漳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共漳州市龙海区委宣传部主办,漳州市龙海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承办,并得到了厦门、漳州、泉州三地的闽南文化研究会及歌仔戏传习中心的大力支持。

在活动现场,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指出,此次纪念邵江海文化雅集活动,以‘从艺百年·传唱两岸’为主旨,既是对邵江海先生在歌仔戏艺术领域开创性贡献的深切缅怀与致敬,更是为两岸歌仔戏文化搭建交流互鉴的桥梁。邵江海先生以非凡的创造力革新歌仔戏艺术形式,为这一传统剧种注入强大生命力,其艺术成就与精神遗产是两岸共同的文化瑰宝。举办此次活动,寓意着我们要传承邵江海先生的创新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歌仔戏艺术薪火相传。它不仅能促进两岸歌仔戏艺人在技艺传承、剧目创作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也将以歌仔戏为纽带,进一步加深两岸民众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让闽南文化通过歌仔戏这一鲜活载体,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建设世界闽南文化的交流中心做贡献!

活动伊始,福建省芳华园歌仔戏团乐队的歌仔戏一代宗师邵江海联唱,奏响激昂旋律,瞬间点燃现场氛围。随后,龙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典华和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顾问、闽南文化沙龙主席张亚明为活动致辞。

黄典华在致辞中表示,百年光影流转,邵江海先生的艺术成就,早已成为闽南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近年来,龙海区紧密融入漳州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把闽南文化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持续推进石码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项目建设;围绕戏曲、弄虎、武术等非遗财富,精心举办一系列惠民活动。特别是将歌仔戏作为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内容,搭建传承平台,推动进校园、进社区,扶持青年剧团创作,加强常态化展示传唱,守护文化根脉,让古老剧种焕发新时代生机。

张亚明在致辞中提到,邵江海先生对歌仔戏的改革创新,是闽南文化兼容并蓄、勇于突破精神的生动写照。本次活动通过文化交融与艺术展演相结合的形式,系统梳理邵江海艺术成就,不仅能让年轻一代深入了解歌仔戏发展脉络,更为两岸文化界携手挖掘闽南文化内涵、探索传统艺术现代表达提供范本。期待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构建常态化的歌仔戏交流机制,让邵江海的艺术遗产成为凝聚两岸文化共识、推动闽南文化国际传播的核心力量。

最精彩的当数经典剧目展演。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的《邵江海——杂菜汤》演唱,以激昂唱腔再现大师风采;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的《桃花搭渡》、龙海区浮宫丹宅小学的《雪梅教子》;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的《讨学钱》等剧目轮番登场,从专业院团到校园传承,不同群体用精湛表演演绎歌仔戏的魅力。当台湾廖琼枝歌仔戏文教基金会、台湾薪传歌仔戏团带来的《益春留伞》唱响,婉转的唱腔跨越海峡,引发全场共鸣,将活动推向高潮。

在观看演出的同时,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荣誉指导陈耕指出,改良调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是闽南戏曲生生不息的典范。纪念百年的邵江海,是为了今天闽南戏曲的再创造,明天的再辉煌。台湾戏曲学院前副校长蔡欣欣提到,“都马调”随“都马班”赴台演出,与台湾歌仔戏唱腔融合,成为台湾歌仔戏重要曲调,在海外传播中发挥关键作用,增进了两岸及海外对歌仔戏的了解与喜爱。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姿莹(台胞)说,邵江海艺术是两岸共同传承发扬的文化财富,是联结闽台的深厚文化纽带。龙海区戏剧家协会主席康志星肯定了龙海在传承弘扬邵江海艺术方面所做的努力,并期望两岸戏曲艺术更好的融合发展。

本场活动得到歌仔戏专业团队和爱好者的积极响应,泉州市泉港区、晋江区的歌仔戏专业团队跨越地域,专程赶赴漳州龙海,以精彩演绎致敬邵江海先生百年诞辰,为这场纪念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泉州市泉港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奔腾亲临活动现场,他说,泉港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邵江海早年在泉港区播撒歌仔戏艺术的种子,历经岁月滋养,如今这颗种子已在当地生根发芽、繁花满枝,结出传承创新的丰硕果实。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激发更多人对歌仔戏的关注与热爱,共同推动歌仔戏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出席本次雅集的还有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荣誉指导、台盟中央两岸经济合作交流委员会主任李珊珊,漳州市龙海区委书记叶毓、漳州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何金才、漳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党组书记肖永红、漳州市龙海区政府副区长吴敏燕等领导以及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民党原主席特别顾问兼大陆事务部主任黄清贤等。

活动尾声,邵江海后人及弟子围坐畅谈,那些关于舞台、关于传承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让在场观众深切感受到艺术传承的温度。最后,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歌仔戏(芗剧)代表性传承人郑娅玲以一曲戏歌《青玉案——辛弃疾》惊艳收尾,余韵悠长的曲调仿佛诉说着歌仔戏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百年从艺路,一曲两岸情。此次纪念活动不仅是对邵江海艺术人生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凝聚两岸力量、推动闽南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歌仔戏这朵艺术奇葩必将在两岸文化交融的沃土上绽放得更加绚丽,让邵江海的艺术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两岸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相关链接:

歌仔戏一代宗师:邵江海

邵江海(1913 - 1980),被誉为“歌仔戏一代宗师”。出身市井的他,自12岁邂逅歌仔戏后,便踏上了毕生的艺术求索之路。他瞒着家人投身戏班学艺,师从台湾艺人温红涂和“鸡鼻先”。少年邵江海在戏台上下苦功,22岁已名震闽南。

1938年,面对歌仔戏被禁演的困境,邵江海挺身而出,带领同仁开启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艺术革命:以六角弦、皮面三弦重构伴奏体系,融合锦歌、南曲等多元曲调,独创“杂碎仔调”(传入台湾后称“都马调”);打破幕表戏旧制,创作《六月雪》《荔镜记》等三十余部经典剧本,让濒临绝境的歌仔戏涅槃重生。

他一生致力于戏曲教育与传承,培养出纪招治、郑秀琴、吴兹明、张丹、洪镇平等艺术名家。其艺术成就更在1960年得到国家认可,受邀出席全国第三次文代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亲切接见。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