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保鲜膜放冰箱,隔夜西瓜就能放心吃了? | 农视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9:47:00    

啤酒烧烤小龙虾,空调Wifi冰西瓜,这是夏日标配,但这标配搞不好也让人受罪。

前几天,郑州一位女子吃完冰西瓜后,突然肚子疼,但这女子主意挺大,自行用中药大黄来“排毒”,最后因为脱水加重导致休克,送到医院确诊为急性肾衰竭。而导致女子生病的“罪魁祸首”,就是那块在冰箱里躺了一夜的冰西瓜。

其实,这种情况发生得还不少。去年,江苏有位18岁的小伙子,因为吃了顿隔夜的冰西瓜,导致腹痛昏厥,被紧急送往ICU才抢救过来;湖南的张先生散步后回家,把前一天放进冰箱里的冰西瓜拿出来吃了,结果导致体内有近70cm长的小肠发生了充血、水肿的情况,被诊断为“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只能手术切除;西安一家三口,吃了隔夜西瓜,全家住进了ICU,导致孩子也得了肾衰竭。不就是吃个冰西瓜吗,怎么就像踩了地雷一样危险呢?

图片

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点,就是很多人把冰箱当成万能保鲜设备,认为一切吃剩的食物只要放在冰箱里冷藏就万事大吉了。实则不然,冰箱并不是你以为的“保险箱”,更别说放在里面三五年的“僵尸食品”,安全指数真的直线下降!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是2-4℃,在这种环境下,大多数细菌,是被“冻住”了,繁殖不起来!但有些细菌却就喜欢凉快,如耶尔森菌、李斯特氏菌等,在低温环境里,就会撒了欢儿似地繁殖!而这些细菌,都是让这些“吃瓜群众”上吐下泻,甚至“喜提ICU”的元凶!

图片

西瓜,本就是一种很容易变质的食物,一旦切开,就开启了变质过程,微生物会沿着它的切口滋生,深入果肉,最后让整个瓜都“分崩离析”。

那有人疑惑了,用保鲜膜包起来不就能隔绝细菌了吗?这样做似乎有道理,而事实并非如此。切开的西瓜在包上保鲜膜后,看似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但西瓜本身富含的葡萄糖、果糖等多种营养物质,一下就会变成细菌的“豪华自助餐”,反而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饕餮大餐”。如果西瓜长时间待在冰箱,再感染上冰箱里原本就存在的“致病菌”,尤其是“李斯特菌”,那么轻则蹿稀,重则脑膜炎、败血症,最后专车120直接给你拉去ICU报到。

听起来这么吓人,冰箱难道是无用的发明吗?别担心,用干净的刀具把西瓜切开后,立刻裹上保鲜膜放进冰箱冷藏,储藏时间不那么长(一般来说别超过10小时),中途也别总嘴馋,不一会儿挖几口吃了再放进去,就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当然,肠胃脆弱的人群,还是别尝试了。

图片

另外,建议你用保鲜膜紧紧包好后,把西瓜放在冰箱的蔬菜水果格中,与肉、禽、鱼、海产等生食隔开,尽快吃掉。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现买现吃,吃多少买多少。如果不慎因为吃了隔夜瓜,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千万别自己瞎琢磨当医生,花点钱去趟医院,让专业的医生给你看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总之,天热了,西瓜吃着是爽,但别因为不懂方法让别人吃了咱的“瓜”!

农视点述评员 | 赵宁宁

责编 | 赵宁宁

剪辑 | 陈琛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温度融化数字,用视角剖析现实,让每一声叹息都被听见,每一份坚守都有回响。《农视点》,看懂生活褶皱里的光——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与你血脉相连、与时代共振的民生力量。

《农视点》属中央新闻网站农视网原创栏目

版权归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