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里的“新结婚时代”
2025-05-23 09:29:00
“婚礼非得大摆宴席、宾客满堂?”“主持词非要充斥着煽情的泪水?”“接亲流程能否告别繁复冗长?”……随着“90后”“00后”陆续走进婚姻殿堂,这些对传统婚礼的拷问如涟漪般在社交平台上扩散。
近年来,新时代结婚礼堂在各地兴起。这是青岛市崂山区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婚礼堂
婚姻的真谛,从来不在婚礼的奢华表象;而文明的魅力,恰在于让每一种爱的模样,都能被温柔接住。近年来,新时代结婚礼堂在各地兴起,以呼应年轻人对婚礼的新期待。
新时代结婚礼堂长啥样?在这里举办婚礼,又会邂逅怎样的浪漫体验?
一、重新定义婚礼的N种可能
经历过婚礼的人,都懂筹备期的“兵荒马乱”——大到场地风格的敲定、宴席菜品的核算,小到入场音乐的音量,每个看似光鲜动人或温情脉脉的仪式背后,都藏着数不尽的操心与忙碌。这场充满期待的“人生大事”,往往在琐碎细节的消磨下,变成令人疲惫的“甜蜜负担”。
此时,新时代结婚礼堂的出现,给新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多元场景,定制专属浪漫。提起结婚礼堂,你的第一印象是否还停留在挂满红喜字、摆着圆桌的传统宴会厅?新时代结婚礼堂打破这种刻板印象,用多元场景编织出专属浪漫。
在青岛,各区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载体不断延展,构建起各具特色的婚礼场地。
城阳区“翠林云庄”新时代婚礼室外基地
比如,城阳区改造建设简约时尚、中西结合、富有喜庆感仪式感的全省首家新时代结婚礼堂,为新人们免费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登记结婚服务;崂山区借山海资源打造1901.5平方米的“海誓山盟”主题空间,爱情地标石与爱情主题网红沙滩成为浪漫见证;市北区把结婚礼堂搬进历史城区、森林公园与邮轮母港,百年里院、港口文化融入其中。
简约仪式,聚焦情感内核。“筹备婚礼像当项目经理”“流程复杂得要用甘特图讲解”……传统婚礼冗长趋同的流程,成了不少新人的“甜蜜烦恼”,他们甚至被调侃为“给酒店与婚庆公司打工”。
2018年,青岛首对在礼堂举办婚礼的周长东、邓晓晗夫妇
新时代结婚礼堂推行“流程减法,情感加法”理念。2018年,青岛首对在礼堂举办婚礼的周长东、邓晓晗夫妇,将10分钟仪式聚焦于誓言交换与家风传承:新人共读手写婚书,道德模范分享家风家训,远程直播让亲友跨越空间见证。这种去繁就简的设计,让婚礼回归“两颗心的共振”。
平实花费,卸下经济重担。“结一天婚,各项花费折算下来每分钟66块1毛1”“婚宴摆了55桌,只有3桌人是自己认识的”……传统婚礼热闹的背后,是大额的资金付出,有的新人甚至背上债务。
崂山区“海誓山盟”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婚礼堂室内一楼打造文艺书咖空间
新时代结婚礼堂为新人精打细算,为幸福“减负”。青岛通过“婚纱摄影+礼堂仪式+酒店餐饮”的一条龙服务,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对场地布置、婚礼服饰等费用给予优惠减免。目前,平均每场婚礼为新人节省近10万元,让婚礼回归幸福本质,不再成为经济负担。
二、让“两个人的故事” 更纯粹
新时代结婚礼堂及其倡导的简约婚礼模式,传递了文明婚俗变革的积极信号。但也毋庸讳言,在这场变革中,仍有部分人心存担忧与困惑。
仪式感的“轻”与“重”。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婚礼素被视为人生重大喜事之一,是标注生命重要节点的庄重仪式。有人担心简化仪式会让爱显得单薄,认为大操大办才能彰显对婚姻的重视。
市北区把新时代结婚礼堂搬进历史城区,与百年里院文化相融合
真正的仪式感并非外在形式的堆砌。老一辈的婚礼或许仅有一张合影、一桌家常菜,却在岁月中酿成最浓的甜蜜;新时代结婚礼堂里,新人对视时的泪光、交换戒指时的颤抖,同样在时光中写下永不褪色的誓言。文明婚俗的真谛,从来不是消解对爱的珍视,而是让爱挣脱繁琐形式,回归初衷。
传统的“破”与“立”。传统婚礼中,三书六礼的庄重承诺、敬茶改口的孝道传承、凤冠霞帔的美学积淀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被误读为“传统”的陋习,正随着时代变迁异化为文明的褶皱。
以婚闹为例,当新郎被扮成“小丑”游街示众,当新娘在低俗游戏中难堪窘迫,当婚闹演变为肢体冲突甚至人身伤害……这些打着“传统”幌子的闹剧,早已背离婚礼“喜庆庄重”的本质,沦为恶俗狂欢。
青岛集体婚礼现场,新人签订婚书
婚俗改革的靶心,从来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是附着在传统上的糟粕。正如新时代结婚礼堂以文明为尺,既保留婚礼应有的庄重仪式感,又注入拒绝虚荣攀比、倡导理性消费等契合当代社会的价值内涵。
私事的“界”与“联”。有人认为婚礼操办方式是私事,与他人无关,但事实并非如此。一场婚礼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也是两个家庭的情感联结、亲友圈层的价值碰撞,更是社会风气的微观投射。
当大操大办成为“面子工程”,当彩礼攀比演变为“家庭负债”,当婚闹低俗化污染公序良俗,这些看似“私人选择”的婚礼细节,已然是影响社会文明的公共议题。
2024年,“鸾凤和鸣 缘定今生”青岛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城阳专场活动在韩家民俗村新时代婚礼广场举行
文明婚俗的推进,不是对个人选择的干预,而是通过价值引导,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文明新风的受益者。比如,新时代结婚礼堂尊重个人意愿,接受线上线下预约,还可以组织集体婚礼,从最初的宣传动员,发展到新人主动加入。这种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正是文明新风浸润社会肌理的生动注脚。
三、让“新”风吹进更多人的心里
目前青岛已建成132个新时代结婚礼堂,累计为3000多对新人举办了简约又富有仪式感的幸福婚礼。如何让这股“新”风,吹进更多人心里?
打破代际认知壁垒,传播婚俗文化。代际观念差异常导致婚俗改革面临认知分歧,可针对不同代际的特点,实施分层传播策略。
面向年轻人,借社交媒体发起互动话题,邀请网红达人用短视频、直播分享新式婚礼浪漫场景与创意体验。针对中老年人,通过讲述、体验活动,展现新式婚礼对传统的传承创新。
资料图
如自2020年起,青岛新时代结婚礼堂为中老年人举办结婚纪念庆典,并邀请子女共同见证,从而促进代际间婚俗文化共识的达成。
紧跟当下潮流,创新表现形式。当下年轻人婚礼创意频出:徒步登山,让大自然见证;登报宣告,让全城知晓;游戏闯关,喜提“终身战友”……不妨顺应潮流,将年轻人的热爱融入新时代结婚礼堂的仪式中。
5月21日,“智慧家·爱永恒”2025年青岛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在崂山区石老人海水浴场举行
如创新婚礼主题,江苏泰兴“520”复古集体婚礼上,新人骑二八大杠自行车入场,践行低碳理念;如创新环节设计,5月21日,在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举行的2025年青岛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创意策划沙滩音乐节,以大海为幕,搭配无人机表演,融合科技与自然之美。
深耕地域文化,打造婚俗品牌。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风情,一方文化滋养一方婚俗。当婚俗不再是程式化的流程,而成为文化认同感与情感归属感的载体,便能让爱以更舒服的方式生长。
崂山区“海誓山盟”印章
比如,青岛依托新时代结婚礼堂,将集体婚礼与山海、本土文化深度融合,崂山区的“海誓山盟”、市南区的庭院婚礼、即墨区的古城婚礼等都已形成品牌效应。
婚礼的本质,是两个灵魂向未知人生许下共赴的承诺。它的珍贵从来不在形式上的堆砌,而在于仪式背后涌动的情感分量;不是用标准化模板复刻的幸福范式,而是两个生命对视时,那句“我愿意”里独一无二的心跳共振。
作者:芝萌 郭雯 王婧
来源|青岛宣传